一男子和妈妈拔萝卜: 儿时记忆的田园诗
土地的芬芳,弥漫着童年。那片被夕阳染红的萝卜地,承载着我和母亲最美好的记忆。
清晨,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,阳光透过枝叶,洒在田埂上,点点金光。我,一个稚嫩的少年,紧紧跟在母亲身后,赤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。母亲的背影,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格外伟岸,她弯着腰,用力地拉扯着地上的萝卜。小小的我,也学着她的样子,拽着萝卜的茎,使劲地往上拔。
萝卜,在地下扎根,根须交错,紧抓着泥土。它像顽皮的孩子,不愿轻易露出真面目。我使劲拉扯,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衫,泥土粘在脸上,痒痒的,却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。母亲一边笑着,一边鼓励我:“用力点,拔出来!”她的声音,在我的记忆中,始终是那么温柔,那么坚定。
萝卜在地下盘根错节,时而缠绕,时而坚韧。我们用尽了浑身的力气,终于,一个又大又圆的萝卜,从泥土中露出了头。我兴奋地叫喊着,母亲也笑了,笑容如同盛开的野花,灿烂而明媚。
我们把萝卜一根根从泥土中拔出来,阳光下,萝卜浑身透着泥土的清香,晶莹剔透,闪耀着诱人的光泽。我们把萝卜放在竹筐里,一筐又一筐,装满了收获的喜悦。
萝卜地边,野花盛开,蝴蝶翩翩起舞。远处,牛羊悠闲地吃草,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画卷。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,交织着母亲的关怀和我的童真,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。
日头渐渐西斜,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里,染红了萝卜地,也染红了我的脸庞。我们扛着沉甸甸的萝卜筐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夕阳洒在母亲的脸上,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。
那晚,我们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,吃着母亲亲手做的萝卜汤,那香气,那滋味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那片萝卜地,已经荒芜了多年,但它在我心中,却永远鲜活。它不仅仅是一片田野,更是我儿时记忆的田园诗,承载着我与母亲之间最真挚的亲情。它提醒我,要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珍惜与亲人的每一份温暖。那份记忆,像一坛陈年老酒,越品越香醇。